小智网首页 > 单身情感 单身情感

自梳女的真实故事

23-11-14单身情感围观22

简介 看过一部纪录片《自梳》,印象很深。片子讲述了一群“自梳女”的真实故事,她们这个群体还因为几位90岁高龄的老人金句频出,火上热搜。

看过一部纪录片《自梳》,印象很深。


片子讲述了一群“自梳女”的真实故事,她们这个群体还因为几位90岁高龄的老人金句频出,火上热搜。

微信图片_20231114171340.png


“我们就是所谓的‘剩女’,没嫁人,所以被‘剩’了…...但是我完全不在乎。”


“自己嫁给自己,最快乐。”


无一例外,这些老人一生不婚,但她们的“后来”,却和我们以为的完全不同。


90岁的黄爱联,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家中长女,年少丧父的黄爱联,早早离开家乡去香港打工。尽管年幼,却主动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21岁时,因为爆发战争,黄爱联回到老家,回乡后,黄爱联被告知弟弟妹妹要结婚。


这本来是件喜事,但黄爱联却有点为难,因为在她的老家,如果老大未婚嫁,弟弟妹妹就不能结婚。


从小单枪匹马惯了的黄爱联,决定“自梳”,选择不嫁。


多年以后,也有人给黄爱联介绍对象,对方条件十分优越,可黄爱联却有自己的想法。


“成家的话,就要思前想后,对方肯定要我守一堆家规,但是我习惯自己的生活,自己说了算。”


平日里,黄爱联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假手于人,洗头、晾晒衣服、简单整理床铺......


午后,看电视剧、打牌、唠嗑,脑子不停地想事,她的反应有时候比一些年轻人还快。


生活上的自给自足,让黄爱联有了勇敢、坚韧、淡然的品质。耄耋之年,她和一群小姐妹“抱团养老”,平静而惬意。


然而,很多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一辈子不结婚也是。


在有些人看来,一辈子只跟自己过,潇洒、自在,有事就忙,没事休闲,过得逍遥又舒心。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现状是:渐渐变得越来越煎熬。


我的姨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姨妈今年60岁了,年轻时的确活得很自由,很潇洒,而且那时她坚信自己不会后悔。


作为那个年代别人眼里的另类,她从没觉得尴尬,而且还感觉很光荣,很是自信。


可等真的老了,她却发觉日子没那么好过了。


有段时间,姨妈因为胃病住院,她一个人躺在医院里,才发现需要帮助时,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平常,姨妈的朋友很多,但关键时刻,没有谁能把她的事当自己的事来看待。


她有侄子,也有外甥,但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后便很少联系了,突然有事找他们根本开不了口。


在这种情况下,她忽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单。


好在她还有钱,托人找了个护工,可她和护工根本没话说。护工一开口就是家长里短,比如跟老公吵架了,孩子不争气等。


这些琐碎的日常,姨妈从来没经历过,在别人那里这些是生活的烦恼,可在姨妈看来,竟有些羡慕。


如今,姨妈经常说:“要是年轻的时候找个人结婚,生个孩子,也许现在就不会这样了。”


姨妈的话,不禁令人深思:


一个人晚年过得幸不幸福,究竟与婚姻和孩子有没有关系呢?


结不结婚,“老无所依”皆是常态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


“那些不结婚、不生娃的人,晚年会过得很惨吗?”


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在当下这个时代,生了孩子,父母就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倘若教育得不好,晚年可能还多了一个不孝子,所以养儿未必防老,不如一直单身一直爽。”


“不婚不育未必晚年过得惨,把养孩子的钱花在养老院里,也能过得很惬意。”


这个话题有近万人参与讨论,其中很多人对“不婚不育”的生活持乐观态度。


有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结婚率持续下降,且平均初婚年龄向后推迟。


大多数年轻人“不婚”的原因,总结起来也很简单:没“票子”,没自信。


一方面,只要牵扯到房子、车子、孩子,肩上的经济压力便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对婚姻较低的期待,让年轻人坚信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