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情感变化

艾小羊

【余良墓介绍】

修水县黄沙镇瑶村余氏,曾出过1名榜眼、2名探花、53名进士、2名丞相、8名尚书,且有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兄弟九人同登龙虎榜,长茅三神童等美誉,让后人叹为观止。

如今,千年过去,余氏后裔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分布在全国各地和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人口达200余万。

晚唐哀帝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安徽休宁人余良曾在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做过县令,在中年时因乱世辞官回到休宁,想到自己少年时为官之地修水民风淳朴,少有战乱,且山川秀美,土地肥沃,便带着父母,弟弟余从、余衮和余革、余贲、余旅、余咸、余升五个儿子,步行300余公里从休宁来到修水,落户在现在安乡十二都(今黄沙镇瑶村与黄坳乡交界处)一个叫安居坳的山上。

从此,余氏便在此繁衍生息。

数百年间,科甲连珠,高官辈出,名震华夏。

当地有言:

“天下余氏出长茅”,这一千余年,余氏繁衍生息,人数达200余万。

为什么是长茅余氏,这里有一个故事:

余良是位德高望重,仁厚友善的贤者。

全家迁到安居坳后,家中一直养有一闲人,十余年间从不干活,整天游手好闲。

一日,闲人要告辞了,他找到余良说,这么多年,没有什么谢你,我帮你择一块阳地和一块阴地,阳地用以建房,阴地用以葬坟。

说完,他带着余良来到一块空地前,空地的正前方有一棵高大的柏树。

他说;

“此为阳地,你要以柏树地为大门,伐柏树为门框。

”接着,他又带着余良来到一处小山前,说:

“此为阴地,你百年之后可安葬于此。

”余良按照闲人的指点,伐柏建宅,发现这棵柏树居然是空心的,且内生有一根长一丈二的长茅,余良很是惊讶,这柏树空心内的长茅是如何长成的?

没有阳光、没有空气,靠什么养活的?

他百思不得其解。

住宅竣工后,余良在门楣竖“长茅堂”金字巨匾。

从此,长茅余氏名扬天下。

公元966年,81岁高龄的余良在长茅去世。

在阴地下葬时,家人将树藤砍去,树藤内有五只孔雀扑腾着升天;

挖穴时,有三只乌龟从地底下爬出。

后人便有“三乌出动,五雀升天”的传说。

如今余良的坟墓仍在。

每年的清明前后,数千余氏后裔不惜远涉千山万水来扫墓祭祀,寻根问祖。

听说,古时的长茅,包括现在的瑶村和汤桥的大部,绵延十里,所以人们又称“十里长茅”。

然而,现在在长茅生活的余良后裔少之又少。

一代接一代的余氏后裔外出为官,离开了故土,带走了家眷,就连家中的佣人、长工都外出为官。

时光远去,故土难忘。

千百年来,长茅依旧是长茅,她犹如孤独的守望者,守护着余氏的过去,守护着余氏的现在,也守护着余氏的将来。

从长茅走出去的余氏,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历史上,最著名的恐怕要数余玠。

”余玠是南宋末年著名理论家、军事家,兵部尚书。

是抗击蒙古兵入侵的名将,后被奸人所害,后世学者将其比作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

另外余夔一家,他一家出了三代尚书,四代内有进士23人,探花一人,榜眼一人,可谓是长茅余氏书香门第、衣冠之荣的典型缩影。

在全宋18帝320年间,尤其提到“兄弟九人同登龙虎榜”绝古无今,南宋庆历六年丙戌岁(1046年),礼部尚书余良肱的7个儿子和其堂兄工部尚书余从周的两个儿子为同科高中进士,“兄弟九人同登龙虎榜”故事名震京师,在当地传为佳话。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为长茅余氏家谱撰写的《跋》中高度评价长茅余氏:

“衣冠之荣甲于修水”、“名节之高甲于江西”、“姓氏之繁甲于天下”。

==========================================【前言】

2023年6月,至江西省修水县为易友主持迁坟之事,事后由易友安排考察了黄沙镇瑶村的余良墓,图文如下:

01卫星图看大势

图1,看卫星图来龙,是枝龙再分支。

02,卫星图看近势

图2,将到头,右边先出长枝缠护到头作下砂,左边连出两枝护住穴星后方。

03,卫星图看近局

图3,到头自右方入脉,横龙结穴,后方三重缠砂护之。

04,卫星图看明堂

图4,穴结窝内,向上朝山高,但好在朝向凹肚处,虽高而开面有情,又收逆水,亦得所用。

05,于右前方朝山侧看穴星

图5,于远方侧看,到头横枝而结,后方数重缠砂,远倚高大来龙。

06,于右前方朝山侧看穴星

07,于右前方朝山侧看穴星

图7,因龙走低岗,图片看不分明,以线条示意,为横落开窝,撞脉而葬。

08,于右前方朝山侧看穴星

09,于朝山脚下看穴星

图9,从朝山流出一小溪为逆水,一片稻田自高至低为仓板水。

10,于朝山脚下看穴星

11,于朝山脚下看穴星

图11,脉侧来,横结开手,穴落窝间。

12,保护碑

图12,一入墓园口,就看到政府立的保护碑。

13,于左前方侧看坟墓

图13,坟墓经过修缮一新,显得大气。

14,于右前方侧看坟墓

15,于正前方看坟墓全景图

16,于正前方看坟墓

图16,远看横结似乎星顶不明,但近看又有明显落脉,坟墓撞脉而葬。

17,近看坟墓全景图

18,近看坟墓

19,近看坟墓

20,墓誌

图20,铭记写有:

葬于公元966年,2023年重修。

21,于坟前看左一

22,于坟前看左二

23,于坟前看右一

雁门太守行情感

雁门太守行情感

24,于坟前看右二

25,于坟前看明堂

图25,窝穴,两臂掬抱,朝山高近,故可以无案。

26,坟背后的墓碑

图26,该坟重修后,立了两重碑,此为坟后碑。

27,于坟后看明堂

图27,朝山虽高,但无顶射之砂,山脚又凹脚开面,小水逆来,故仍为有情之形势。

28,于坟后俯看内堂

图28,窝中吐大唇,是证其真。

29,于坟后看左一

30,于坟后看左二

31,于坟后看右一

32,于坟后看右二

雁门太守行情感

33,于坟右看青龙砂

34,于坟左看白虎砂

雁门太守行情感

【数据】以地盘列出:

碑立:

子山4度

左峰:

甲76度

右峰:

酉269度,戌峰300度。

朝山:

最高顶在巳149度,丙峰164度。

水来:

左界水来寅方

水出:

内堂水出未方

【浅析】

此小枝尽结,窝中乳,于乳底吐大唇,撞后脉而葬。于穴星顶上看朝山极高似压,但入穴场一看,又不觉其压,有如挂榜,穴场甚是窝藏,恍如暧阁。诸峰合吉,内水来去均宜,故能发丁催贵。外堂河水弯环,朝向朝山凹肚弯处,有一条小溪逆流而来,田板水亦层层降下,是为仓板水,是为先发丁、后发财之吉穴。至于后来贵至宰相、尚书,当是另有其它吉穴荫发(注:当地还有其它大贵穴,我等在朝山观察时就看到两个,此地古称十里长茅,皆是余氏之地,周边山脉基本都是余氏所葬,故此二贵地或是余氏早就葬过了)。按余氏族谱记载,还有几个名地,但因为时间和资料准备不足,所以就不能一 一探访了。至于本案例主要是大发人丁、后发大富、兼发科名小贵之地。

【乌龙墓的故事】

传说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处在改朝换代时期,华夏大乱,经常有战事发生。

一日深夜,安居坳一带又传来了官兵喊杀声,余氏家人纷纷逃到山里,待安顿下来不久,其中的一对夫妇发现他们年仅3个月大的儿子丢在了家中,望着山下来回走动的官兵,这对夫妇心如刀绞,他们知道,这回儿子不是被官兵杀害就是要被饿死。

整整两天两夜,官兵才离开。

年轻的夫妇迫不及待地下山,他们到处找儿子都没有发现他的身影。

最后,他们在床底下听到了一丝动静,趴下一看,发现儿子被自家养的一只黑狗搂在怀里,儿子正安详地吃着狗奶呢。

原来,是那只黑狗将小孩咬住拖至床底下,不仅躲过了官兵,而且用自己的奶水喂饱了小孩。

余氏后人对这只黑狗感激不已,后来黑狗去世后,他们专门为这只黑狗修建了坟墓,一直敬奉至今。

这只黑狗叫“乌龙”,坟就叫乌龙墓了。

35,义犬墓

图35,乌龙墓就葬在余良墓的白虎砂臂弯内,守护着余氏祖先之意。

36,义犬墓碑

图36,此墓是2001年重修立碑,该坟仅是纪念意义,故不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