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真诠

嘟嘟妹

什么人适合学六壬课程

御 定 奇门遁甲(1册)
奇门遁甲》是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被称为黄老道家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最高预测学,创始人为九天玄女,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作用情况。“奇”是指三奇,即乙、丙、丁,“门”是指八门即“开、休、生、伤、杜、景、死、惊”。
遁甲则指六甲旬首遁入六仪即“戊、己、庚、辛、壬、癸”。《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时姜尚因为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汉代的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由此可见《奇门遁甲》是古代很多代人共同研究的结果,它包含有天文学、历法学、战争学、谋略学、哲学等。现在《奇门遁甲》又通常被人简称“奇门”、“奇门遁”、“遁甲”。民间流传的俗语有“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当下奇门遁甲可以应用婚恋、工作、事业、风水、财运的预测、调理、化解和运筹等诸多方面。
奇门
《大统皇奇门遁甲历经世》
[明]胡献忠撰
明绿竹堂刻本
三卷全
奇门
《遁甲奇门捷要》
[清]杨景南编
清康熙刻本
一册全
奇门
《金函奇门遁甲秘笈全书》[附]金函玉镜图六卷
[汉}诸葛亮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三十卷四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金镜宝鉴》
[明]刘伯温集闷拦
清抄本
十六卷全
奇门
《奇门遁甲备览》
不署撰人
清顺治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全局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不署撰人
明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盾甲》
不署撰人
明抄本
十卷全
奇门
《奇门卜筮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内府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秘籍大蚂迟胡全》
[明]刘伯温编
清抄本
二十三卷全
奇门
《奇门遁甲统宗大全》
[汉]诸葛亮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十二卷二册全
奇门
《奇门法窍》
[清]锡孟樨辑
清写本
八卷全
奇门
《四季开门》
不署撰人
清内府精抄本
四卷全
奇门
《御定奇门宝鉴》
不署撰人
精康熙内府精抄本
六卷全
奇门
《阳遁九局》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阴遁九局(1)》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阴遁九局(2)》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奇门阳遁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康熙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阴遁九局》
不署撰人
清康熙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易注》
王成名
印本
三册
奇门
《奇门五总龟通书大全》
[明]池本理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四卷二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统宗大全》
[汉]诸葛武侯撰
清刻本
十二
卷全
奇门
《金函玉镜图》
[明]刘伯温集
清抄本
六卷全
奇门
《御定奇门真诠》
不署撰人
清抄本
一册全
此表格摘自《术藏》
什么是《术藏》?藏,即经典的总汇。道家有《道藏》,儒家有《儒藏》,诸子有《子藏》,皆是汇集各家经典而成;而《术藏》,则是海内外第旦哪一部关于术数的大型丛书,是从古代至民国的中国术数学的总汇,也是以易学理论和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文献集成。它将中国数千年来有关于术数学的各种经典及相关著作统统汇集一编,网罗无遗,结集成书,故称《术藏》。由巫术和中国传统哲学而发展来的术数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国的历史、哲学、政治、宗教、伦理、科学、美学等均受其影响。
《术藏》一书,按成书先后的顺序,对历史上的重要术数经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总结。术数学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完整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学术之一。作为术数学的资料渊海,《术藏》的出版将为中国传统文化矗立起一座丰碑,为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文明的学者,提供最齐全、最权威的文献依据。同时,《术藏》作为最大的、最完善的专业丛书,将以世界之最的姿态流芳百世。
很多人学习奇门遁甲,最后都会走火入魔然后疯掉,而另一些人会解释道“天机不可泄露”,事实是,奇门遁甲之术晦涩难懂,没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是很难领会其中之要的。通常来说,奇门遁甲是人人可学的,无论男女老幼,不过能不能学有所成就要看个人悟性和能力了。如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无法理解,那就不要勉强自己了,有时候放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奇门遁甲有《数理奇门》和《法术奇门》之分,数理奇门主要是以八神、八门、九星及天干地支来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就如同八字、纳甲法、梅花易数等一般的预测方法。而法术奇门为运用法术进行运筹的一种方术,就像是大家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那种道士画符念咒语的一样,这种在高处掌控一切的状态当然是所有人想要并追寻的,但正因为此术的神奇,它才成为一种秘术,只被少数人掌握。
奇门遁甲的演绎过程中,用八卦记载方位,用十天干隐其一,配九宫记载天象及地象之交错,用八门记载人事,用九星八神记载周围的环境。有时间,有空间,充分的表现出古人宇宙观的智慧。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吉凶祸福与地球空间慨念中的方向、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春去秋来、息息相关;而日出日落春去秋来是宇宙星体随着时间变化的结果;相同的空间、方向,在不同的时间里,以宇宙观来看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说奇门遁甲是宇宙宏观的学问,有时间,有空间的观念,是一种研究或揭露时空动力所表现出的超时代学问。
【奇门遁甲的现代功能及运用】因为奇门遁甲是一种时空交替的磁场表现,以前封建时代皇室用以来遣兵调将出奇制胜。如今我们则用以推算出某个时间的吉方。当然,奇门遁甲产生于自然,因此,其理论功能不可能超出自然。人们如果想借用奇门达到自我欲望中超自然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作为对自然的认识工具,存在一定的价值。
另外,奇门遁甲用时盘来占卜推算事情更是出神入化,快速又准确。如果研究的人能够掌握其中奥秘使用起来那是神奇非凡。当然,除了以上叙述之外奇门遁甲还有很多其他用途,端看使用者巧妙不同。
按照起局方法的不同,奇门遁甲分为年家奇门,月家奇门,日家奇门,时家奇门,分家奇门等不同的形式。
按照对于中五宫的处理方法,是独立出来还是寄放到其他宫中,又可以为分排宫法和飞宫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时家奇门的排宫法。传统的做法是:制做地,天,人,神四个圆盘,三奇六仪两副共十八个奇 子。首先将两副奇子按照局的规律排布在地盘和天盘之上。然后,根据时局的变化,转动天盘,人盘,八诈神盘。最后,按照局面进行局象分析。
定时干支
首先要确定占用的时辰的干支。
可以通过历书如《万年历》查到日干支,通过时,通过五子元遁法来起时辰的天干。
区分阳遁还是阴遁
时间在冬至以后到夏至之前的,采用阳遁。夏至以后到冬至之前的,采用阴遁。
通过三元来定局
每个节气都分为上,中,下三元,每元对应五天时间。根据口诀可以查到节气中每一元所对应的局数。
但是由于每个节气并不是刚好等于五天,所以会产生接气超神的问题。在接气超神的问题上,有“置闰派”和“无闰派”的争论,另外,还有研究者提倡采用“拆补法”来定三元。
自古以来,拆补法、置闰法和茅山道士法就一直并存,并流传至今。这3种方法是目前使用率最高、流传最广的起局法。
除了自己根据历法来分析定局之外,也可以参考出版的奇门遁甲历书来快速定局。
布子
确定是阳遁还是阴遁几局之后,就可以排布奇子了。
第几局的意思是从第几宫开始布子,例如第一局就是从坎一宫开始布局,第九局就是从离九宫开始布局。
阳遁时采用顺布六仪,逆布三奇的方式。即顺序为:戊、己、庚、辛、壬、癸、丁、乙、丙的顺序从第一宫开始布。假如坎一宫布戊,则坤二宫布己,震三宫布庚,以些类推。
阴遁采用逆布六仪,顺布三奇的方式。例如坎一宫布戊,则离九宫布己,艮八宫布庚,以此类推。
定值符值使
每十个时辰称为一旬,每一旬的第一个干支即为旬首。由数学知识可以推算出,每个旬首一定是十天干中甲开头的干支。
用事的时辰找到旬首之后,查看旬首所对应的六仪布于哪个宫中。则该宫所对应的天盘上的九星,就是“值符”星。该宫所对应的人盘上的“八门”,就是“值使”门。

阴符经作品展示

奇门遁甲秘笈全书(上中下 新注释)图解全书阳遁九局阴遁九局刘伯温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和《道德经》《南华经》《周易》一起被奉为道家核心经典。具体作者无从考证。最早由唐人李筌注释传出。这部道家经典流传千古,也留下了无数谜团。

一、“阴符”到底什么意思

《阴符经》为什么叫《阴符经》?乍一看,有些许诡异。最早的传承人李筌解释说:“阴,暗也。符,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曰阴符”。直接含义可以用“暗合天机”来表述,意思是人的行为暗合于自然天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李筌将之分别加了小标题:“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民之法”、“强兵战胜之术”,从道、法、术三个层次阐述阴符之奥秘。自始至终围绕如何“暗合天机”的主题展开,层层解密如何去把握天地万物生灭消长的变化规律,如何通过修炼内化天道,如何顺应自然,把握天机,趋利避害。文字深邃而辩证,睿智而生动,言简意赅,直指人心。《阴符经》的文字并不古奥,篇幅精干,字字珠启樱玑,最大的特点是多处用了“杀”、“道”“贼”等字眼,行文风格很有道家的味道,具有强烈的张力,全文浑然一体,如滔滔洪流,气势雄浑。

二、《阴符经》诞生在什么时候

因为唐以前没有文本传世,挖了这么多汉墓,也没看到《阴符经》的竹简帛书,所以考证出身颇有难度。但江湖上还是有些传说的,比如《战国策》说苏秦“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也有记载,称苏秦“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这个记载很容易让后人把《阴符经》的成书时间和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苏秦联系起来,一下把注意力回溯到战国时期。从《阴符经》内容看,其中关于天道、机变、主静等观点和《道德经》《庄子》《易传》等春秋战国时代的经典作品的思想一脉相承、相互发明,也很像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稷下学宫

《黄帝阴符经》托名黄帝,则容易引导人们联想到战国后期的齐国的稷下黄老学派。战国后期,齐国桓公建稷下学宫,蓄养门客,开展讲学、辩论、咨政,盛极一时,有如古希腊柏拉图的雅典学院。道家人物陆续在稷下聚集,力求把道家思想与治国强兵之道结合。稷下学宫推动了道家划时代发展,为道家思想首次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是道家思想由楚入齐,由老庄时代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的原初道家时期向更加入世的黄老道家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出了不少道家亮数大咖,如文子、列子、范蠡、慎到等等,稷下诸子的很多代表作都已经佚失,但《列子》我们是知道的,后来的道教把《列子》称为《冲虚经》而列为道教核心经典,还有如雷贯耳的《管子》,就是在管仲的组织下完成的闪烁着黄老道家光辉的鸿篇巨制。

稷下道家为什么称为黄老学派?字面上看就是尊崇轩辕黄帝和老子。这和当时百家争鸣时期各家营销策略有关。各家为了吸引眼球,标榜自己历史悠久和权威性,会榜上一个著名悄键丛的古人,奉为本学派的祖先。儒家孔子奉周公,墨子讲大禹,阴阳家尊伏羲,道家则祭轩辕黄帝为祖师爷,下来就是老聃,所以道家思想在战国稷下时期的发展阶段称为黄老道家。一些著作为了扩大影响力,加上导师姓名,也是自然,所以就有了《黄帝阴符经》,类似的还有如雷贯耳的《黄帝内经》,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帝四经》(托名黄帝的四部经典:《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以及我们不太熟悉的,如《黄帝明堂经》、《黄帝素女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等。以黄帝大名加持的书,大多与道家和医学有关,也体现了医道不分家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源。

且不论《阴符经》是何方高人,何时何地写的,我们知道的是,自从唐代李筌注释推出后,历代注释上百种,相传姜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都曾为《阴符经》作注。宋代朱熹身为儒家泰斗,也化名邹忻写了《阴符经考异》。文人大家争相注释,实际上就是高度评价和吐血推荐。作者不可考已经不重要了,这部神奇的书作为道家思想的一个高峰,已经在高山之巅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正如朱熹先生所说“其时有精语,非深于道者不能作”。这个悲催的作者,本来可以流芳百世,结果因为急于推出作品,托名黄帝,结果自己落得个隐姓埋名了。

三、《阴符经》流传的两个版本

说《阴符经》是一部“经”,是确认其在道家思想构建中的地位,说它是一部经书,则有点勉为其难,因为字数太少了,篇幅只比佛家著名的《心经》(260字)大一点点。《阴符经》传世文本有两个版本。李荃注释的《阴符经》版本是300多字,以“我以时物文理哲”结尾,传世的还有另一个唐人李果注释的400多字版本,多了100多字。有学者分析唐宋间文人道士对《阴符经》的描述,发现经文从300言到400多言,是后人注家逐渐往里添加的。坚持300言的人认为,《阴符经》讲到“我以时物文理哲”,已经阐述非常完整,后面的文字多余。宋代紫阳真人张伯端有诗曰:“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明确表态自己读的《阴符经》是300多字的版本。

支持300言的人,提出了自己质疑的理由,一是从文风看,后面的100多字风格和前文差距很大,像极了后人读后感慨之余的心得之作,不能因为也讲了一些道理,就把他上升到传世经典的庙堂之上;二是从内容上看,经文讲到“我以时物文理哲”,已经很完整,后文就明显有重复和解读的意味了。第三,虽然易经、阴阳五行、卜筮等到战国已经很流行,但基于天干地支、纳甲等理论成系统预测数术,如奇门遁甲、六爻、紫微等的产生时间却是汉代以后的事情了,这些文字和先秦风格的文字并列,总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在中国传世经典中,在印刷术面世之前,靠抄录流传。的确存在很多后人改写、窜入内容的现象。文人“不动笔墨不读书”,直接把心得和思考写在书上也是常事,因此在抄录时误把前人的心得笔记当原文一并传承下去也不奇怪。

但是传世文本有传世的道理,历代读者都会不断审视和判断,有些不合理的篡改,后人经过辩论又改回来的情况也很多。对于传世文本,学人要有一个基本尊重,其实不是尊重文本本身,而是尊重传承文本的人,这个群体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历代知识精英群体,甚至整个民族。因此,一方面,尊重传世文本的文化积累意义,同时,作为学术研究,也要以科学精神对待出土文献、历史记载等等在矫正传世文本的作用。既不能因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就以传世为正确,也不能不加分析,唯出土文献为是。因为出土文献也未必就是真本,谁知道是不是墓主人平常爱读的以讹传讹的另一种错本呢?